


Perception of Tas the, 2010, Sketch on paper, photographs, video, poems, seasonings, Site-specific, 160 x 210 x 20 cm感知食物,2010,素描紙本、攝影、錄像、詩及調味料,場域特定,160 x 210 x 20 厘米
現在很多人喜歡在飯前為餸菜拍照,留作紀念,或上載互聯網分享。未有數碼相機之前,他們會不會飯前繪畫餸菜留念呢?我透過場域特定創作去探討現代人搜集式的生活文化。我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,每天都在K11商場的食店進食,並素描酸辣甜的餸菜。數百張在Facebook收集得來的相片,與素描及創作過程之錄像同時展出,並賦以新詩。





食後感
酸酸地茄汁牛腩撈檬/大叻越式料理
當我畫茄汁牛腩撈檬時,發現原來茄汁很黏,
加上檬粉那種晶瑩剔透的質感,令整體的層次
變得很複雜, 兩者的混合,更是難用素描去表
現。畫完後,吃一口食物,發現牛腩都硬了,
而茄汁變得更酸,沒有想像中難入口,但整體
感覺卻是怪怪的。
勁辣冬蔭功/金泰泰國菜
仔細觀察冬蔭功湯,發現材料真多,而最難表
達的是湯裡的辣椒油混合各式各樣的配料。但
整體材料輪廓很分明,仍然可以細膩表達。完
成後喝一大口,發現湯雖然冷了,依然勁辣,
味道和熱騰騰時分別不太。
甜甜心太軟/Aropa
心太軟 一上桌時,就覺得它的外形很美麗。一
邊畫時,雪糕一邊溶化,再加上朱古力蛋糕的
質感層次繁瑣,不易表現。由於配料不多,作
品很快便完成。完成後進食時,雪糕已經溶透
了,而心太軟裡面的朱古力都由軟變硬,和一
開始的食物特色相反,感覺令人矛盾。雖然朱
古力的味道不變,但口感已經不一樣,溶了的
雪糕更是令人不敢吃!